聖經公會網站上面可查的三種版本,我歸納一下他們的不同:
聖經 (和合本) - Chinese Union Version
聖經和合本(簡稱和合本;或稱國語和合本、官話和合本),是今日華語人士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此譯本的出版起源自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傳教士大會,會中各差會派代表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翻譯《官話和合本》、《淺文理和合譯本》及《文理和合譯本》。
於1904年,《淺文理和合譯本》出版新約。《文理和合譯本》於1907年出版新約,於1919年出版舊約。1906年,官話和合本的翻譯工作完成了新約;1919年,舊約的翻譯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時,聖經譯本名為《官話和合譯本》,從此就成了現今大多數華語教會採用的《和合本聖經》。
現代修訂
由於和合本是20世紀初出版,所用之標點和編排方式都是當時的型態,有別於現今的語文文法。因此,聯合聖經公會於1988年修訂和合本的字眼、段落和標點出版了《新標點和合本》。
香港聖經公會經過了多年的修訂,於2006年二月推出了《新約全書─和合本修訂版》,對和合本進行相當大幅度的修訂,務求使譯文更貼近原文,並且將原和合本中生僻或古舊的文字改換成現代比較通行的語言。如把「喫」、「纔」、「彀」改為「吃」、「才」、「夠」等。新舊約全書的修訂版預計在2010年出版。
翻譯參考文本
《官話和合本》由美國長老會的狄考文(C.W. Mateer)、美國公理會的富善(C. Goodrich)、中國內地會的鮑康寧(F.W. Baller)、英國倫敦會的歐文(G. Owen)及鹿依士(S. Lewis)等西方傳教士根據英文修訂標準版聖經(English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作藍本翻譯。
特色
普通語言,不用本地土話及方言。
文體易明易解,清麗可誦。
直接譯出文句,不僅譯大意。
影響
和合本的問世剛好趕上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和同時期的新文化運動,成為中國第一部白話文翻譯著作,對中國白話文的普及和發展都起了相當大的積極影響。
聖經 (現代中文譯本) - Today's Chinese Version
現代中文譯本,是於1979年出版的中文聖經譯本,又於1997年出版《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對象是剛接觸《聖經》的讀者。此譯本的翻譯工作開始於1971年,由許牧世教授、駱維仁博士、周聯華博士、王成章博士和焦明女士等人所翻譯。
譯者有鑑於華人最常用的《聖經和合本》字句暗晦難明,與現代中文的文句有差距。其次,考古學發現許多較接近使徒時代的原文聖經抄本,用此作為譯本的依據,更能有效闡明真理。故此譯者決定出版通順易懂、又具時代特色的《聖經》。
翻譯參考文本
初稿:《現代英文譯本》 (Today's English Version)
舊約:《希伯來文聖經》(Biblia Hebraica)1952 年第三版
新約:《希臘文經文》 (1968 年第二版;1975 年第三版)- 聯合聖經公會
特色
譯文忠實地傳達原文的意思。
以「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為原則翻譯。
顧及「聽」和「讀」的需要。使人一讀就懂,一聽就明。
聖經(欽定本;欽定版聖經) - Authorized King James Version
欽定版聖經(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 Bible,簡稱KJV),是《聖經》的諸多英文版本之一,於1611年出版。欽定版聖經是由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命令下翻譯的,所以有些中文稱之為英王欽定版、詹姆士王譯本或英王詹姆士王譯本等。
欽定版聖經不僅影響了隨後的英文版聖經,對英語文學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為了讓更多未受良好教育的普通人也能知曉「上帝的旨意」,該部聖經一共的詞彙量只在8,000個常用的英文單詞,因此十分容易理解。一些著名作者,如約翰·本仁、 約翰·彌爾頓、赫爾曼·梅爾維爾、John Dryden及威廉·華茲華斯很明顯從這個版本的聖經中得到啟發。一些聖經如英語修訂版聖經(English Revised Version)、新美國標準版聖經(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修訂標準版聖經(the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還有新欽定版聖經(New King James Version)等都是這個版本的修訂版。儘管新國際版聖經等其他版本的聖經沒有說它們是這個版本的修訂版,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版本所受的深厚影響。
這個版本儘管常被說成是「權威版」(Authorised Version (AV))或者「權威標準版」(Authorised Standard Version (ASV)),但是它本身從來沒有被英國政府或者英國教會正式這樣承認過。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這個版本的版權已經過期了,但是在英國,由於「永久王家版權」(perpetual Crown copyright)的緣故,還是有版權的。雖然欽定版聖經已經年代久遠了,現在絕大部分仍然可以被普通讀者理解。 它也被認為是現代英語的基石,並從它誕生以來一直是被最廣泛閱讀的文獻之一。
背景
1380年,威克里夫將當時通用的拉丁文聖經譯成中古英文。
青年學者廷岱勒在與崇奉教宗的羅馬教學者辯論時,說出預言性的壯語:「我不管教宗和他的規條;如果神假我以年,在短短几年之內,我要使扶犁耕田的農家孩子,比你更懂聖經!」1526年至1536年十年間,廷岱勒將新約聖經及舊約的大部分譯為現代英語。1560年在日內瓦出版。日內瓦聖經出版後,成為最有影響力的聖經。欽定版聖經有百分之九十來自於日內瓦聖經。
內容差異
在舊約聖經中,跟使用耶和華這個名字的中文譯本不同,這個譯本也將大部分Jehovah替換成Lord,但是在個別句子,原文連續用2各Jehovah強調的時候,這個譯本選擇保留一個Jehovah,而有些譯本則將起全部替換成Lord或者Lord和God。
以下經文縮寫為:KJV(欽定版聖經),ASV(美國標準版),NIV(新國際版聖經)和NASB(新美國標準聖經)和中文和合本聖經,以及羅馬天主教使用的思高本聖經。
以賽亞書12:2
(KJV): Behold, God is my salvation; I will trust, and not be afraid: for the LORD JEHOVAH is my strength and my song; he also is become my salvation.
(NIV): Surely God is my salvation; I will trust and not be afraid. The LORD , the LORD , is my strength and my song; he has become my salvation."
(ASV): Behold, God is my salvation; I will trust, and will not be afraid; for Jehovah, [even] Jehovah, is my strength and song; and he is become my salvation.
(NASB): "Behold, God is my salvation, I will trust and not be afraid; For the LORD GOD is my strength and song, And He has become my salvation."
(和合本): 看哪! 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思高本): 看哪!天主是我的救援,我依靠他,決不畏懼,因為上主是我的力量,是我的歌頌,他確是我的救援。
以賽亞書26:4
(KJV): Trust ye in the LORD for ever: for in the LORD JEHOVAH is everlasting strength:
(NIV): Trust in the LORD forever, for the LORD , the LORD , is the Rock eternal.
(ASV): Trust ye in Jehovah for ever; for in Jehovah, [even] Jehovah, is an everlasting rock.
(NASB): "Trust in the LORD forever, For in GOD the LORD, {we have} an everlasting Rock.
(和合本): 你們當倚靠耶和華直到永遠,因為耶和華是永久的磐石。
(思高本): 你們應永遠信賴上主,因為上主是永固的磐石。
馬太福音24:36
(KJV): But of that day and hour knoweth no man, no, not the angels of heaven, but my Father only.
(NIV): "No one knows about that day or hour, not even the angels in heaven, nor the Son, but only the Father.
(ASV): But of that day and hour knoweth no one, not even the angels of heaven, neither the Son, but the Father only.
(和合本):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
(思高本): 「至於那日子和那時刻,除父一個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都不知道。
約翰一書5章7節
(KJV) For there are three that bear record in heaven, the Father, the Word, and the Holy Ghost: and these three are one.
(ASV) And it is the Spirit that beareth witness, because the Spirit is the truth.
(RSV) And the Spirit is the witness, because the Spirit is the truth.
(NIV) For there are three that testify:
(和合本): 並且有聖靈作見證,因為聖靈就是真理。
(思高本): 並且有聖神作證,因為聖神是真理。(思高本此句在5章6節後半部分。)
羅馬書8章1節
(KJV) There is therefore now no condemnation to them which are in Christ Jesus, who walk not after the flesh, but after the Spirit.
(ASV) There is therefore now no condemnation to them that are in Christ Jesus.
(RSV) There is therefore now no condemnation for those who are in Christ Jesus.
(NIV) Therefore, there is now no condemnation for those who are in Christ Jesus,
(和合本):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
(思高本): 今後為那些在基督耶穌內的人,已無罪可定,
希伯來書4章9節
(KJV) There remaineth therefore a rest to the people of God.
(ASV) There remaineth therefore a sabbath rest for the people of God.
(RSV) So then, there remains a sabbath rest for the people of God;
(NIV) There remains, then, a Sabbath-rest for the people of God;
(和合本): 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
(思高本): 由此看來,為天主的百姓,還保留了一個安息的時日。
現在的文本
現在印刷的欽定版聖經基於1769年牛津大學出版的版本,而不是1611年的版本。 牛津版的聖經糾正了一些小的標點錯誤,對於漏掉的單詞用斜體更仔細的標記,並更新了拼寫,使之全書統一併和現代一致。
在各教會的使用
於17世紀至今,廣泛流傳了差不多達四個世紀的英皇欽定本,原是教會普遍公認所使用的英文聖經。
參考文獻
^ 參考18國文字對照版本聖經: http://www.yawill.com/bib/